提起营口大酱的历史,应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据《营口旧方志》记载,清末及民国初年,营口是东北地区最繁华的水旱码头,也是大豆出口的中转站。自中英《天津条约》签订,营口代牛庄开埠以来,国外和内地货轮纷纷驶入营口港装运大豆及制品,产品行销国内外。丰富的大豆为酿酱创造了条件,大豆也作为营口本地油坊和酱园的原料,被压榨成豆油和制作成大酱等产品,而且利润也较高。
除了拥有丰富的原材料供应外,营口在酿酱方面也具有较强的地理优势。营口地处北纬40度,气候干燥,日照充足,特别适合酿造大酱。大酱的传统制作工艺比较繁琐,需要经过种曲的培养制造、原料处理、制大曲工序、发酵工序。下大酱时,大酱和盐水的比例是按两斤豆料、一斤盐的比例,然后用清净水充分融化,去掉沉淀,注入缸中,水与碎酱坯大约是二比一的比例。
营口拥有着百里盐滩,能生产出氯化钠含量高达99%的食用盐。当优质的大豆和高品质的食用盐相碰撞,再经过精湛的酿酱工艺的酿制,酿造出来的营口大酱拥有着浓郁的酱香味。生产现代制酱则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增加了高温灭菌、研磨及防腐处理等多重工序。大豆加工制成大酱,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酶的作用,促使豆中更多的磷、钙、铁等矿物质被释放出来,提高了人对大豆中矿物质的吸收率;发酵酱制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微生物作用可合成核黄素等,因此,大酱营养比大豆更易于消化吸收。而营口大酱由于其色泽黄红,糕体散软,味香纯正,口感鲜美,堪称为酱中佳品。
大酱在营口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20家大酱酿造厂共同托起了“营口大酱”这一地方品牌。笔者查阅了1909年营口实业名录(宣统二年九月统计),营口已建有14家酱坊,分别是:同来德、万兴源、恒盛源、义德长、德源长、复亨长、宝聚源、东兴居、义和顺、复生长、玉生栈、天成顺、长发顺、东兴盛。1910年,日本人又在营口开办了3家酱油厂,其中东来酱园规模较大。1939年,营口大酱厂的前身——新合株式会社成立,它由日本人投资建设。
1948年11月2日,营口解放。不久,营口大酱厂改名为人民酿造厂,主要生产大酱、酱油、米醋、青红方和酱腌菜等。到1952年,大酱的年产量达15吨。又据《营口市志》(第四卷)记载,1955年,营口副食品合作社、营口市豆制品厂和营口郊区海产品加工厂三家企业实行公私合营,组建成营口副食品厂(旧址所在地位于今少年宫对过中天“君临天下”小区,站前区渤海大街东18号),继续生产调味品。营口副食品厂生产的大酱秉承原产品的酱香、海鲜味的特点,选用优质东北大豆为主要原料,配以优质大麦麸作酱引子,然后经过天然发酵精制成味道鲜美的营口大酱,当年产量为78吨。
1973年,随着营口副食品厂规模不断扩大,其生产的酱油、大酱、米醋、青红方、酱腌菜等达到6大类80多种产品,并注册商标为“启航”牌。1984年,“启航”牌营口大酱被辽宁省政府评为优质产品。到1985年,营口大酱的年产量达到4654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营口副食品厂改制出售,成立了营口大酱酿造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营口大酱酿造有限责任公司的酱油和食醋获得国家免检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