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 点击上方“固镇人”关注我们↑
玩微信的固镇人,都在关注固镇人公众号!
这二三十年间
我们经历了家电从无到有
再到智能家电飞入寻常百姓家
产品越来越高端
更新换代愈加频繁…
你还记得那些年用过的老家电吗?
前段时间,杭州有位吴阿姨在萧内网发帖:
我家空调今天正式退休。
20年前花了6280元,在当年的解百萧山商厦买的1.6匹海尔变频空调,今天光荣退休了。
对这个20年的空调都有了深厚的感情,它的退休我很不舍,它为我们全无怨无悔的服务了20年。我在阁楼上腾出一个地方让它静待。有空时可以去看看留念下。
还有当年的6280元,意味着我多少个大夜班换来的。
吴阿姨说,这台空调是她给自己买的嫁妆。
当年她在雅妮娜厂里上班,月工资是425元,买空调一下就花掉她一年多的工资。
而在当时,她们村里只有三户人家装了空调,她家是第四户。
吴阿姨介绍,她出嫁时,娘家人还为她准备了丰厚的嫁妆。
15500元的铃木摩托车,4280元的长虹电视机,2300元的松下爱妻号洗衣机,1700元的伊莱克斯冰箱,单人真皮沙发3500元,影碟机1500元,樱桃油烟机850元,梦神床垫980元……
除了冰箱出现故障坏掉,其它的还能正常工作。
“智能电视换了,冰箱也换了新的,摩托车变小轿车。以前的家电质量好,能用的就继续用着。”
吴阿姨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部分发票。
吴阿姨的这篇帖子引起热议,不少网友晒出了“怀旧款”老家电。
网友“天衣有凤”家也在1998年买了两台空调。
“海尔1.6匹的5300元一台,还有一台20多年的格力立式空调。”
不仅如此,“天衣有凤”说,当年他们家入手的家电还有不少,松下爱妻号洗衣机,东芝21寸彩电,菲利普音响,放映机,大哥大,铃木王摩托车,夏利牌轿车……市面上流行的产品在他家几乎都能找到。
他透露,那个年代,村里能买得起空调、冰箱、洗衣机的家庭屈指可数。
不过,前几年,他家换下来的老家电都当废品卖掉了。
对于20年前就买变频空调,
网友们的反应是这样的:
说到嫁妆,
小编就带大家回顾下,
各时代的新婚三件套!
60年代低调婚礼 嫁妆是奢侈品
60年代属于困难时期,那时候没有陪嫁的新娘子比比皆是,有脸盆、水瓶、新铺盖已经算好的了,如果能陪嫁衣柜,那都是相当殷实的人家。
70年代“三转一响”好风光
70年代的爱情是相濡以沫、含蓄忠贞的爱情,能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让人羡慕的新婚大三件。算上收音机,合成“三转一响”,在亲朋好友面前那面子才叫风光无限。
80年代黑白电视机受欢迎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家庭建设开始向电气化迈进,曾经备受推崇的新婚“老三件”悄然退位。取而代之的是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新三件”,即便冰箱只是单门的,电视机是黑白的,洗衣机是双缸的,人们的生活也是无比甜蜜。
90年代彩电、影碟机、音响
到了90年代,,人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家庭建设又向新的现代化目标迈进,新婚三大件又变成了彩电、影碟机、音响。
00年代电话、电脑、空调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彩电变成必备品,新婚“三大件”又逐渐变成了电话、电脑、空调,对于勤俭的中国人而言,空调在当时绝对是奢侈享受品,如果新房里再有台电脑,绝对算是豪华迎娶了。
跨入新世纪以来,家庭消费向科技化和高消费迈进,物质日益丰富。家里除了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必不可少外,音响、电脑、空调也一个能不少。现在的新婚三大件没有一个公认的版本,说得最多的当数“房子、车子、票子”了。
再来看看曾陪伴我们
度过往昔的那些老物件
它们或许已被时代淘汰
但却留下满满的情怀
……
下面这些东西你认得多少?
搪瓷杯
那时候的喝水才叫喝水
一个大搪瓷杯能盛小半个电水壶的水
一个搪瓷杯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也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
缝纫机
现在家里还有这样的缝纫机
有时候修修补补妈妈还会用到
小时候最喜欢空踩缝纫机的踏板了
手电筒
那时候家家都要备一个手电筒
没电的时候也少不了它
现在的手电筒已不是这种老式的了
磁带
每个70、80后的家里
一定都藏着几盘舍不得扔掉的磁带
小时候英语听力都是用的磁带
双喜脸盆
牡丹加蝴蝶,还有最醒目的囍字
在那个时候可是最时尚的脸盆
现在家里还有
脸盆架
旧式木质脸盆架
上面可以搭毛巾、放牙具
下面可以放好几个脸盆
一家子围在周围洗手
搓衣板
自从有了洗衣机
搓衣板就渐渐不太用了
虽然大家还动不动说跪搓衣板
但是很多家里面都没有了
就算有也是塑料的
铝饭盒
以前上学的和打工的
每天都要用铝饭盒带上饭菜
冬天放在炉子上面热一热
扁担
用扁担挑水可是个技术活
现在很多人连见都没见过
更别说挑水了
算盘
那会儿家家都有算盘
小学时还有这门课程
老式钟
这个钟爷爷家还有
晚上睡觉的时候
总能听到咔哒咔哒的摆动声
每到整点还会报时
老式灶台
这种灶台大部分是烧柴的
最左边的风箱专门用来催火
又能做饭,又能烧炕
镜框
老式装照片的镜框
里面可以放很多的照片
满满的都是回忆
针线筐
很多老人都喜欢用来放置杂物
做针线活必不可少此物
有时候用个烟盒什么的也都能装
现在看到还是觉得很亲切
八仙桌
农村人家里来客,必坐八仙桌
城里人家极少用八仙桌
因为八仙桌比较大占地方
箅子
也叫蒸架,是竹子做的
主要用来蒸馒头、蒸团子、蒸菜
架在大铁锅上,做出的饭菜香极了
现在我们都用不锈钢的了
油吊子
粮油店打油的计量工具
还有右边的油漏斗
90年代后,油吊子就被付油器替代了
石磨
我能想到最美好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
慢慢推着磨,看豆花浆慢慢流淌
自己磨出的豆花总是很香
老式杆秤
外婆家储藏室里还有
小时候最喜欢玩儿了
但是外婆不让玩
怕秤砣砸到脚
锥子
纳鞋底专用的“锥子”
小时候漂亮的绣花鞋
都是妈妈拿它一针针纳出来的
鞋样子
手巧的妈妈用它来做鞋子
到现在都觉得好神奇
木箱子
纯实木的很结实,咱奶奶的嫁妆
一直觉得里面装着宝贝
煤油灯
以前没有台灯的时候经常用这个
做饭时,灯在堂屋
一家人便都围在堂屋
做好饭后,把饭端到里屋
灯便也跟着到了桌上
针箍
做针线活时套在手上用来顶针
小时候总以为这是戒指
常常拿来戴在手上玩
老风扇
现在的电扇功能多得眼花缭乱
还能智能遥控
以前的电风扇
简简单单,也很好用
收音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
年轻人结婚很时兴“三转一响”
所谓“三转”指的是车轮会转的自行车
飞轮会转的缝纫机
以及指针会转的手表
而一响则是指会发声的收音机
那时候真的觉得很神奇
现在众多电子产品的出现
让它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
蛤蜊油
当年好用又便宜的护手霜
蛤蜊油视蛤蜊的大小分几个等级
一般有乒乓球大小
小盒的蛤蜊油只卖7分钱
虽然很多物件都不再使用了
但仍能勾起我们深深的回忆
你还有哪些难忘的老物件?
记得把这篇转给长辈看看
听他们讲讲当年的故事
一定特别有感触……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