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推广 > 40年前的“万元户”现在值多少钱?说出来吓死你!

40年前的“万元户”现在值多少钱?说出来吓死你!

  •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6:27

今日微信号力荐 (长按红色字复制)

小白读财

xbducai


40年前的“万元户”现在能值多少钱?答案吓死你!


“万!元!户!”,这个铃儿响叮当的头衔,在70年代末,简直就是土豪的代名词。


那时候米价0.14元,肉价0.95元,走亲戚送礼2元左右,压岁钱0.1-0.2元,1万元就像天文数字,好像怎么用都用不完。



那么现在多少财富才相当于以前的“万元户”?据权威学术研究报告显示是:


255万!


我们把战线拉长,对比50年前和如今的物价,50年前的10元和现今的10元能买什么?


60年代末的物价情况:


60年代末最低生活费:8元

如今的物价情况:840元(貌似实际情况会更高)



60年代末的10元:可买大米80斤 

2017年的10元:可买2斤



60年代末的10元:可买大闸蟹 12斤 

2017年的10元:可买6条腿(按同等质量)



60年代末的10元:可买大黄鱼 30斤 

2017年的10元:可买鱼鳞



60年代末的10元:可买布匹1丈余 

2017年的10元:可买1尺




60年代末的10元:可买青菜 500斤 

2017年的10元:可买4斤




60年代末的10元:可以交一学期半的学费

2017年的10元:可买一只低档文具盒




60年代末的10元:可买中档皮鞋一双

2017年的10元:可买一双鞋垫




60年代末的10元:可看电影200场(学生票)

2017年的10元:可以场外听声音




60年代末的10元:可买棒冰 250根 

2017年的10元:可买3根




60年代末的10元:可买大白兔奶糖4斤 

2017年的10元:可买4两


60年代末的最低工资是36元,一场电影的学生票是5分;


现在一场电影的学生票最低是20元,是400倍


以此物价类推:


现在的14400元工资才能抵60年代末的工资36元,是不是瞬间感觉现在的钱不值钱了!


钱的贬值速度远远超过你想象的!



10万元存银行一年贬值570元


据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2016年四季度末,一年期存款的平均利率为1.93%,较基准利率1.5%上浮28.7%。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月CPI同比上涨2.5%。


这意味着什么呢?打个比方:去年底你有10万块钱,能够买一辆汽车,你把这10万元存到银行一年,一年后本息为101930元,然而这时候汽车的价格涨到了102500元,你的钱已经买不到一辆汽车了。


10万元存银行一年不仅没有升值,反而贬值了570元,还不如一年前就花出去。



现在的100万,10年后相当于多少钱?


基于1997年以来的数据预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计算出来1997年以来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约为16.9%,基于这一数据,我们再次可以预测现在的100万元,10年后和20年后分别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



基于2012年年底以来的数据预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计算出来2012年底以来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约为13.9%,我们不妨来预测一下,现在的100万元,10年后和20年后分别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



老实说,这个数据与上面的数据区别不是很大,最多可以算作一个过渡时期,这种通货膨胀持续下去,民众依然是很难接受的。
 

我们的“财富”是如何被“货币” 洗 劫 的?


对于经济来说,当产品、利润、货币三者形成有机循环时,整个社会的财富就会增加。


最可怕的情况是什么?

是利润已经没了,产品不流动了,只有货币在狂飙!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有一种东西叫:资本!


“资本”是一种具备天然的扩张性、侵略性的东西,资本的拥有者可以不用顾及“产品”和“利润”,仅仅依靠“货币”的狂飙也可以获得财富!


资本大量存在的社会,往往划分为两个阶层,即:劳动阶层和资本阶层。资本阶层不断的催促整个社会财富发生各种“马太效应”,将财富往自己手里集中。


需要强调的是:货币并不等于财富。货币只是形成财富的手段,健康的货币循环能形成财富,恶性的货币狂飙吞噬财富。


资本掠夺财富的基本逻辑是:先让大量货币涌入市场,推高经济增长,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然后架空实体经济,迫使传统企业低价变卖资产,这时再来抄底收购,通过“一张一缩”变相侵占了劳动阶层的财富。


资本吞噬财富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货币超发

第二阶段,现金紧缺

第二阶段:抄底收购


下面我们就来剖析这其中的逻辑:


第一阶段:货币超发

资本家为了赚钱,不断扩大生产,不断要求劳动者加班干活,然后就生产出了大量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却卖不出去,为什么呢?因为社会上的消费者也是广大劳动者构成的,而劳动者被资本家剥削后,根本没有那么多钱去消费。劳动阶层虽然创造了大量财富,却又不能享受这些成果,于是这就造成商业的不流通,产品大量过剩,这就是所谓的产能过剩。


而此时,宏观经济被诊断为内需不足,于是开始实行宽松货币和货币超发的政策。而当内需不足而产品又大量积压时,采用刺激货币的政策是最危险的。


在实体产业衰退、金融杠杆无处不在的情况之下,宽松和超发的货币,也恰恰只会被资本阶层利用,其实就是一种加强版的马太效应。


这些货币也既不会投入实体产业的生产循环,也不会闲着发霉,资本的趋利性使他们只会朝着利益最大化的方向投机,比如炒房、炒地、炒新兴产业等等。


大量货币四处乱窜,寻找“价值洼地”。当然,这些现金绝对不会去购买那些滞销的产品,所以本来就滞销的钢铁、煤炭价格不依然在下降。只会投入到刚需产品,比如住房、食品的价格在不断上涨。冲进楼市,会造成楼市疯涨;冲进快消品市场,就会导致物价疯涨。


于是,在实体经济萧条的时候,金融行业却异常火爆,比如场外配资、P2P、合伙炒房等等。这使生产性行业和地区的经济发生断崖式下跌,为什么三四线城市房地产萧条,而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很火爆?因为三四线城市的房子就是房子,而一线城市的房子是金融产品,仅此而已。


货币流向到了哪里,机会就指向哪里。所以,即便是经济处于低谷时期,仍有人因为善于投机而成为富翁。


第二阶段:现金紧缺

超发和宽松出来的钱全部都涌向了投机行业,而不是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这就好比人间大旱,老天爷赶紧下了一场雨,结果这场雨全部下到了涝区,这是一个致命的错位!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尴尬的局面:热钱都变成了各种金融产品(现在的房子也是一种金融产品);最缺现金的实体行业没有得到钱,最缺现金的创新型企业更无法得到钱(我们听说的某某融资成功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创新性企业都在苦苦等待)


投机者处于人性的贪婪,永远都需要钱继续投机;做实业的人心有不甘,需要脚踏实地的用钱转型,创业者坚守梦想,需要钱去发展壮大。


所以我们能强烈的感觉到,现在似乎每个人都缺现金继续运转……


那么,企业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呢?


这里的企业包括两种,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传统产业靠债务,新兴产业靠融资。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既然产品开始不流动、利润趋于刀片般薄弱。就只有依靠不断扩张的债务维持,比如很多工厂,其实早就把身家性命抵押给了银行,银行向其提供贷款。


而像京东这样的新兴企业,则完全依靠资本市场的钱在“战略性”发展。


显然,债务是拆东墙补西墙,融资是用今天的小钱博明天的大钱,大家都在赌“未来”!


未来能不能赌的赢,只取决于一个元素:那就是当下的结构是否合理,今天播下的种子就是未来的结果,这就又回到了上面的第一个阶段了。


大家都在用青春赌明天,这条路走的越长,我们身上背负的包袱就越重。当货币不断增加时,债务也在不断增加。因为在目前的金融体制下,大多数货币来自贷款,增加贷款供应,必然也增加债务总量。所以在货币狂飙时期,巨额货币与巨额债务并存。


最要命的是:实体产业背负债务依然还看不到希望,大量创新型企业都在苦苦坚持,但他们基本上不能从银行贷款发展,因为银行需要看你的固定资产,这些创新型企业哪里来的固定资产?


所以这又是一个错位!


当人们高喊现金为王的时候,其实已经是非常紧缺现金了。日本早在1998年就进入了通缩时代,然后日本央行实行了零利率政策,但是并没有太大作用。因为继续放松贷款,经济循环中的钱更多了,债务也更多了。


所以与其不断的开闸放水,不如冷静的调整一下分配方式、金融系统、以及产业结构。


第三阶段:抄底收购

陷入债务危机的传统产业,不仅债务负担越来越重,还得遭受多重挤压,苦苦挣扎,随时面临破产清算的风险,到了一定程度只能被收购或者吞并。


而背后的资本家一直虎视眈眈,渴望在它们陷入债务危机时期,以极低的价格廉价收购它们,或者将他们化公为私。


杨白劳不破产,黄世仁怎么能霸占喜儿?房奴不破产,怎么能收回他们的房子?潜在价值的企业不被逼上绝路,怎么抄底收购?


所以,未来又有少数人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迅速完成资本的积累。一大批资本新贵又将出现。


最后的胜利者,是那些在危机高峰时期能够获得低息贷款的人,或者那些还侥幸拥有足额现金的人。


而同时,那些跟风进入股市、楼市试图发财的人,如果不能及时找到接盘者,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笑到最后的人,才能笑的最好。


但是,哭的永远都是普通劳动者。


而当劳动阶层被剥削到精光的时候,资本阶层就会踏空,经济危机正式宣告到来。


当然,强行托市如同饮鸩止渴,经济危机来的越晚,塌陷的就会越严重,最严重的情况可以假想为债务归零、货币归零。


造成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私有制,而造成人类贫富差距的根本是金融!


希望和出路!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只要坚持三个原则,经济就会由死循环进入活循环。


第一:财富不能单向汇聚,必须循环供给。

第二:实体产业是社会的根基,需要保证其发展

第三:创新型企业必须得到哺育!


财富如何增值?


策略一:加大资产的杠杆效应


简单算一下,如果每年的资产增长在10%,刚刚对得起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单一的理财产品都难以给到你这个收益,所以一定是复合式、组合式的资产投资,要保持比较激进的杠杆资产。全世界现在都在大规模地印钱,从美国到欧洲,到日本。日本过去三年里面,货币发行量增加了一倍。现在全球处在通货紧缩时期,所以从财富安全性的角度来讲,现在最好的办法是把钱都花出去,不管买什么都是对的。要保持相对激进的理财的态度,才可以保证人民币的保值。


策略二:股权投资+投资创业者


投什么呢?从最激进的角度,未来十年中国最值得投资的是两方面。一个是好的股权,另一个是好的人。


现在新三板3200家公司,两年之内我认为会超过六千家到一万家。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中小企业创业公司。所以我们要去投好的企业。股权投资是赢得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重要的手段。


第二是投“好的人”,“好的人”就是二十年前的我们。二十年前的年轻人,都是今天的80后、90后,你要找到那些好的人,可能是你的孩子,可能是你的下属。找到他们,把钱投给他们。把钱放在中国市场,全球市场,支持年轻的企业和年轻的人。这是第二个策略。


策略三:全球化的资产配置和优质的不动产投资


一半资产做了一些非常激进的措施,另一部分应该拿出来进行全球化的资产配置。


全球化的资产配置,有很多人到美国去买房子,或者去欧洲买一个商铺,但真正的全球化资产配置应该是交给专业公司打理。要安排一些对冲性的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仅是买房子、买商铺那么简单,是需要有专业能力的。


优质的不动产投资。过去十几年,你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买的房子都是对的,但是在今天,我们谁也不敢想这句话。一个城市的房子,值不值得购买,未来几年这个城市的房子是涨还是跌,能够买还是不能够买。今天买房子不能闭着眼睛买,要睁得非常大才可以买到好房子,但好的不动产还是值得珍藏和配置的。


策略四:要投资自身健康和精神消费


我们要去看好的电影,去旅行,要读书和看好的歌剧,我们要知道全世界人类文明到今天的很多成果,要用金钱和时间去交换它们。我们投资这些影视文化基金可以赚钱,但我们更应该去享受这些文化产品,而不仅仅只是赚钱。


只有投资这两项以后,我们才能真正跻身中产阶层。


综合自中金在线(cnfol-com)、沈阳晚报(sywb88)、水木然smr669 、网络等


2017银行最新利率表出来了!钱,你受苦了。。。


从今年开始,有钱人的麻烦大了!


终于!国家还是一刀砍了下去!这次,!

养老保险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但是应该怎么缴怎么领?关注小白读财后, 教你如何缴纳和领取操作方法。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鲁豫哭了,乐嘉哭了,王刚也哭了!一个26岁白领患癌后的希望。。。